bet36体育投注_bet36体育在线@

图片

bet36体育投注_bet36体育在线@

图片

校园生活
首页 / 校园生活 / 正文

【时评】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

发布者:材冶学院 编辑:李芳 发布时间:2019-01-03 浏览次数:


材冶学院院长 顾华志

    人才是第一资源、第一要素和第一推动力。材冶学院作为育才和用才的前沿阵地,始终把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,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学院的教学、科研等各项工作中来,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
    通过努力,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。目前,学院有国家“千人”3人(含青千),国家“百千万人才”1人,湖北省“百人”4人(含青年),“楚天学者计划”35人(含楚天学子),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、全国师德标兵各1人,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津贴专家8人,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,省突贡专家9人,宝钢优秀教师奖5人,省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3人,省杰青4人,国家及省级教学科研团队7支,等等。另外,学院还聘请德国、奥地利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日本、瑞典、香港等世界著名专家学者为特聘、讲座、客座教授以及聘请宝武、中科院等国内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专家为兼职教授。

    下面汇报近年来材冶学院人才工作的认识和做法:

    一、找准定位,科学制定规划,明确人才工作目标

    学院人才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,根据学校发展重点、学科建设规划,兼顾传统学科、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的特点,结合学院需求制定中长期人才工作规划,并分阶段实施,引进、培养符合需求的各类人才,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。

    二、围绕目标,采取多重举措,促进队伍壮大

    做好学院人才工作,在政策有保证的同时,必须抓好识才、引才、育才和待才等各环节工作,充分挖掘、引进、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。

    (一)挖掘优秀人源,慧眼识才。识才是人才工作的前提。学院作为人才聚集地,在识才的过程中,首先要眼光好,不看一时且看一世,用战略和长远眼光来看待人才;其次要眼界宽,不能局限于一些小圈子,要视野开阔,拓宽渠道,善于挖掘和发现有潜力的人才;再次要眼力强,要善于辨别、认真考察、科学判断,坚持德才兼备、唯才是举,为学院人才资源配置奠定扎实的基础。

    (二)多维度广吸纳,聚贤引才。引才是人才工作的重点。面对人才工作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学院不断创新思路,加大宣传力度,多维度拓宽引进渠道。

    一是利用学校和学院网页、学校人才招聘平台,发布人才需求信息;

    二是充分发挥学院现有人才、教职工和校友的作用,委托大家利用在国内外参加学术会议、访学、合作科研等机会宣传学校人才招聘政策和学院人才需求计划,登门拜访、主动出击,用心、用爱引进人才;

    三是利用学院博士后流动站,宣传学校、国重博士后引进政策、待遇等,跟踪基础好、研究能力强的博士,吸引他们进站做博士后,建好青年储备人才的蓄水池;

    四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,除按规定和政策引进外,对一些因国籍、地域、身份、档案、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,在不改变和影响人才现有状况的前提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,本着“不为所有,但求所用”的原则,充分利用国家、省和学校以及国重的引智政策,通过特聘、讲座、客座教授、项目合作、短期回国、定期讲学等方式柔性引进、使用人才,建立长期互动互利机制,实现柔性与刚性引进的承接与转化,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,拓展人才引进的通道。

    (三)多元化、差异化,培养育才。育才是人才工作的关键。注重人才培养,提升人才水平,是人才工作的奠基工程,不能只引不育。

    一是机制、政策方面,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引进配套启动经费、高水平论文发表及引用奖励、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生名额奖励、国家基金获得者出国资助、人员聘用考核(制度)规定,坚持“一流人才、一流业绩、一流报酬”的原则,将荣誉与责任有机结合,实施考核、收入与业绩、贡献挂钩的绩效考核、分配机制,为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和机制保障;

    二是营造学术氛围,留住在事业上有追求的优秀人才。努力营造开放、宽容、相互质疑和批判的学术氛围,在学术带头人、团队负责人、青年学者之间开展各种学术研讨会,使大家感受到他们是本专业、本学科的主人,获得学术上的尊重;

    三是团队建设、因材施用。以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励青年人才,将他们聘任到团队不同层次岗位,做到人岗匹配,用人所长,由团队提供“一对一”导师传帮带指导,提高科研、教学和实践能力;同时,注重师德师风建设,以优良的师德风尚感染青年人才,使他们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、严谨治学的践行者、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;

    四是职后培养,提升国际化能力。鼓励大家参与国内外访学、交流,参加国际会议,邀请专家讲座,提升专业水平,拓展学术视野;

    五是依托青年教师下企业平台,与地方和企业联合建立研究院、科研合作和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等,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,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;

    六是借助各类人才、引智项目,根据人才成长特点,提供政策引导与保障,拓展人才晋升通道,提升人才等级,激发人才潜能。

    (四)分类管理服务,诚心待才。待才是人才工作的保障。

    一是学院不断改善教学、科研条件,为人才提供继续成长和发展的硬件条件;

    二是为人才提供工作室,积极为高层次人才配备青年教师、博士后,争取研究生指标,充实工作助手,形成较稳定的团队;

    三是在职称评审时,配合学校,积极为人才铺路,创造条件。同时,建立跟踪服务和沟通反馈机制,掌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为他们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排忧解难,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的软环境;

    四是对于高层次人才,用好学校“绿色通道”,在人才住房、子女入校(托)、配偶安置等方面协助学校,确保各种保障条件落实到位。

    尽管如此,实际上我们学院人才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。我们将和学校一道,不断改进人才引进与培养方式,加大投入,简化程序,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化人才考评和激励机制,让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,实现自己的价值。


关闭